從1994年中國第一個網民上網,2005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1億,到現如今,2023年網民數量達到10.79億,三十年來中國網民數量節節攀升。
日前,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2次《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。《報告》顯示,截至2023年6月,我國網民規模達10.79億人,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,互聯網普及率達76.4%。
三十年間,網絡已由最開始的教育、科研專線,轉變成大眾娛樂、休閑、辦公必不可少的工具,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應用和數字設施,共享數字技術發展成果。與此同時,中國快速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千行百業實現“觸網”,新業態、新模式不斷涌現,數字經濟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。
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和服務水平的提升,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肥沃“土壤”。在網絡基礎資源方面,我國域名總數為3024萬個;IPv6活躍用戶數達7.67億;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129萬個,其中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93.7萬個,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6%;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活躍App數量達260萬款。
即時通信、網絡視頻、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.47億人、10.44億人和10.26億人,用戶使用率分別為97.1%、96.8%和95.2%。
網約車、在線旅行預訂、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較2022年12月分別增長3492萬人、3091萬人、3592萬人,增長率分別為8.0%、7.3%和7.3%,成為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三類應用。
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深入推進,1735家主流常用網站和手機App完成適老化改造。
互聯網應用提速,也為工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。而今,工業互聯網行業呈現出較快發展態勢。我國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超過1.6萬個;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覆蓋31個省(區、市);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;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基本建成。5G應用已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,加速向工業、醫療、教育、交通等重點領域拓展深化,應用案例數累計超5萬個。“5G+工業互聯網”融合發展已駛入快車道。
網購占消費比重穩步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全國網上零售額7.16萬億元,同比增長13.1%。截至2023年6月,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.84億人,較2022年12月增加3880萬人,占網民整體的82.0%。
網民數字技能水平總體向好。至少掌握一種初級數字技能的網民占網民整體的86.6%;至少掌握一種中級數字技能的網民占網民整體的60.4%。中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,將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、戰略性工作。一張藍圖繪到底,中國數字經濟順勢而為、成績斐然。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50.2萬億元,占GDP總量的41.5%,數字經濟儼然成為了中國GDP的重要組成。